August 16, 2008

  • 動漫電玩節2008

    緊接著書展的動漫節,今年改名了,終於正名為「ACGHK動漫電玩節」。(噢,ACG呀……)


    1. 小丑扇8蚊一把,食水好深遮巴打!!
    2. Char! Char! Are You OK???
    3. 有隻手咸濕枝豆人呀!


    4. 今年模型比賽入面個人鍾意呢隻。魔鬼高達好有霸氣!


    5. [唔駛理周圍] KRAUSER先生!!![/唔駛理周圍](COSPLAY大賽好似得第2。)


    6. 脂粉黑龍。
    7. 「龍虎三皇」in RED。我覺得呢磚野整得幾靚仔嫁。
    *部分圖片 by 勤。

    今年對動漫節的期待遠超書展,無他,只因為太掛念舊同事。平日沒什麼機會上公司拜訪他們,只得等到動漫節,在熱鬧墟陷的氣氛下造訪造訪。

    由灣仔地鐵直奔會展,用記者證進場,一個箭步就朝他們的攤位衝過去,遠遠就看見阿勇了!我就這樣不斷大叫:「阿勇!阿勇!阿勇!」阿勇可是我最掛念的!!甚至乎去到一個超乎我自己想像的地步,動漫節前一晚,我就不斷幻想,見到阿勇就要撲過去攬住佢,哈哈!結果當然沒有這樣做啦~我只是捉住他不斷說「你知唔知我最最最最最掛住果個就係你呀!!」

    又一年動漫節,意味著我離開舊公司快一年了。說實在的,那個地方給我的,遠遠比我想像中多得太多太多了!而且,隨著日子越遠,那種懷念的感情,也越積越厚,不斷沉殿。剛進去的那時候,老世常常對我和Kenny說:「你地知唔知第一份工對你地之後既工作好緊要嫁!會影響你地以後既工作態度嫁,所以呢,我有時迫你地做呢樣個樣都係想你地試多d、進取d……(下刪幾百字,佢真係好長氣!)」

    當時只是「左耳入右耳出」,我始終覺得工作態度是天性使然,幾乎「江山易改,本性難易」。不過今時今日,我終於體會到所謂「第一份工的影響」。

    畢竟,那時候的日子實在太開心了。如果可以的話,真的超想多謝那一年零一個月來,公司上下所有人對我的照顧。每一位、每一個。

     

    ps:網主外出取材一星期(其實係去泰國旅行呀!),暫停更新(其實成日都唔更新嫁啦!),下星期見啦~

August 11, 2008

  • 書展2008

    糟透,奧運都開始幾天了,還沒有把今年書單貼出來……唉,因為上兩星期病了,腸抽筋入急症打左支針,隱隱作痛近兩星期。雖然晚了一點,但沒相干啦,反正我一向都不準時的……先看看書展……

    1. 三聯攤位。這東西在Hall 1都幾突出。近幾年,三聯攤位設計頗有心思,06年是《偽科學鑑證》和《標童話集》的大Banner;今年的「We are ready」大海報上,找到Stella So真人照。
    2. 疲軒。
    3. 專注軒。
    4. Grand Hall外的老夫子展覽。老夫子45歲喇!往年大會喜在通道放置一些小型裝置display(如圖3),今年更加插了「老夫子+13点」展。
    5. 兒童天地,一如以往地繽紛。但鐵馬大剎風景。
    6. 二人收獲!今年支出:
      kim + orhin  + for mama = $414.00 + $209.00 + $29.5 = $652.50
      平過舊年

    今年秉承去年克制的作風,想買的都是心頭好。結果在次文化堂一下子買了三本語文書,已經是最忘我、最意外的了。另外,博益結業,明報沒有減價場,加上會場內太多「少女漫畫式小說」,令人興致銳減。原定「掃平書」的目標都一一落空。豈料CUP有些書清貨,書單中的CUP出版都是十蚊以內。

    值得一讚是香港出版總會辦的義賣行動「一書燃希望」,邀請了各大出版社捐獻圖書,在書展內進行義賣,收益透過「苗圃行動」用於四川地震當地,予學童購置圖書。我買了梁實秋的《雅舍隨筆》,上面有金庸書「一書燃希望,文化永發光」的貼紙(圖6可見),很有意義。

    我的2008書展書單 (精選推介書目附連結)

    文學
    袁兆昌:《籃球王》,香港:天行者,2008。
    梁實秋:《雅舍隨筆》,香港:天地,2008。
    文化
    陳雲:《農心匠意--香港城鄉風俗憶舊》,香港:花千樹,2006。
    (一向支持、專敬陳雲先生。他對香港政府的不滿,非「長毛式」,而是通過文字的冷嘲熱諷,刻劃到肉地字字珠璣。)
    亞里安:《睇驗生活》,香港:CUP,2006。
    語文
    彭志銘:《香港潮語話齋》,香港:次文化堂,2008。
    吳昊:《俗文化語言I--港式廣府話研究》,香港:次文化堂,2006。
    魯金:《香江舊語》,香港:次文化堂,2005。
    (以上三本都是好東西,本地俗語,豈止潮語咁簡單?)
    《咬文嚼字》編輯部:《咬文嚼字2007合訂本》,上海:上海文化,2008。
    漫畫
    David B:《痛到癲》,香港:CUP,2004。
    設計
    佐佐木剛士:《版式設計原理》,北京:中國青年,2007。
    雜誌
    《字花 #13》,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2008。
    《字花 #14》,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2008。


    柯軒書單
    文化
    湯禎兆:《整形日本》,香港:天窗,2006。
    湯禎兆:《命名日本》,香港:天窗,2007。
    數理思維
    喬治J.薩默斯:《邏輯推理新趣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1999。
    馬丁.加德納:《引人入勝的數學趣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1999。
    《XO的創意思維》,香港:Mguru Limited,2006。
    繪本
    李國弘:《摔角王》,台北:布克文化,2006。
    手相
    簡.斯特拉瑟斯:《潮流BIBLE II.手紋》,北京:中國友誼,2007。

    買給媽媽的數獨
    格瑞菲斯.瓊斯:《數獨--101個謎題極限挑戰(提高版)》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6。
    尹家發:《巧解數獨》上海:上海文化,2007。

July 19, 2008

  •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之前說,青春流光;其實,Smells Like Teen Spirit。


    *左:NIRVANA 2nd Studio Album "Nevermind",右:NIRVANA 3rd Studio Album "In Utero"。

    本來NIRVANA於我,不過是我的偶像周國賢的偶像,還有Nevermind封面那個自游自得的BB仔。可是,現在可不一樣了。

    NIRVANA是Kurt Cobain
    NIRVANA是Grunge;
    NIRVANA是Devil;
    NIRVANA是Angel;
    NIRVANA永遠是NIRVANA。

    ……

    看來英倫口味還是不太適合我,很快我又想聽聽別的。聽了一陣子的Joy Division,讓我忽然覺醒要聽一些經典的東西。當時,我腦海中馬上就出現了「NIRVANA」這七個英文字母。於是,我很自覺的上了youtube,找到了Smells Like Teen Spirit的MV……目定口呆的把4分56秒的片段看完,然後,我心裡說了一句:「難怪這是癲覆世界的音樂。」

    這就是Grunge。從網絡如潮水一樣氾濫的資訊中,我知道Grunge是Heavy Metal和Punk碰撞下的混血兒,然而音樂史這些東西於我來說知道已很厲害,畢竟什麼歌都是第一身親耳聽到的才是真實。(真相是我從來不懂把各類音樂細緻分類。)

    人人的「悅耳」定律都不一樣,而我,卻偏偏在吵雜的結他聲和鼓聲底下,篤定Nevermind可是有著悅耳到不得了的簡單旋律。旋律是很簡單的,歌詞也是很簡單的,就是一個小子的心靈告白。說Grunge基本上秉承punk的音樂宣洩與抨擊,但他不像punk的憤怒,也不像post-punk的絕望,卻偏偏在兩者之間模稜兩可、無處容身。當一個善良的心夾雜在世間諸多矛盾之中──他的婚姻讓他不愉快,他的急速成名讓他不知所措,甚至讓他直覺得寫歌也不能給他慰藉了,他還可以怎樣呢。

    就是一首爆上了主流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足以證明Kurt Cobain自毀傾向。那種吶喊,若有所指的呼叫著什麼,但我們終究無法理清Kurt Cobain想說的,「A mulatto! An albino! A mosquito!(一個黑白混血兒!一個白化症患者!一隻蚊子!)」像是一連串的吶喊,語意不明的歌詞,不就是人群跟Kurt Cobain的距離嗎?

    一個搖滾英雄的死,絕對令許多許多人傷心、失望。不過,現在回頭看來,Kurt Cobain選擇向自己的頭顱直轟一槍,說到底其實只是一個「個人的選擇」。偏偏是天才,才因為這種自毀的做法令他成為永遠的英雄。所以嘛,NIRVANA永遠是NIRVANA。永遠是Smells Like Teen Spirit的Kurt Cobain。

    當我聽到NIRVANA最後一張Studio album "In Utero"的最後一首歌,Kurt Cobain寫給老婆和女兒的All Apologies時,我忽然覺得,Kurt Cobain一定在天堂,這樣善良的人,一定在天堂。

    延伸閱讀:
    MY KURT MY HURT
    絕對是FANS造的網,各樣資料都很詳細!

    後記:
    我就是非常不喜歡魏如昀和Tori Amos版本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咸魚青菜各有所好!
    好似係李天命個討論區,見到有人話「如果我有個仔,都會想佢聽Smells Like Teen Spirit!」哈哈,講得好好。

July 13, 2008

  • 五短打【番外篇3】:那一年,暑假……@2008/07/14

    暑假終於來了。
    對於已經離開了學校的人,暑假依然是暑假,依然有許多許多的活動在暑假舉行。暑假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假期,而是一段時間,一個季節,大約就是「夏天」的意思。暑假來了,繼續參考學生報的做法,講講「暑假」……

    >>>那一年,暑假……

    有一天,你回到過去,看見正值放暑假的自己。
    :你看見「過去的自己」正在做甚麼?
    :我看見中二、中三的自己,在暑假期間某個午後,百無聊賴地「攤」在家中冰涼的地板上,塞著耳機,用discman聽著相川七瀨的paraDOX。非常非常的無聊,浪費青春。
    :如果你要送書給「她」,你會送哪本呢?
    :我會送魯迅的小說集給「她」。小時候的我是很喜歡看書的,但初中卻什麼都不看,小說不看(看了瓊瑤阿姨的「梅花三弄」,再看多一本《窗外》我就反胃了……)、漫畫不看(大概只看黎達達榮)、雜誌不看(反而好像很喜歡看東方副刊),總之就渾渾噩噩的。如果送我現在喜歡的書,怕程度太深,又怕太悶,所以選白話文的小說就最適合不過了。我很喜歡魯迅的《野草》,但一開始就讀深澀的《野草》未免太莫名其妙了,所以還是先讀小說,讀讀〈藥〉、〈狂人日記〉,以「新文化運動」的小說開始,應該是很有營養的。

    「叮」的一聲,你回到現在。
    :這個暑假,你有甚麼計畫呢?
    :今年雨水特別多,還未開始「操水」。去年的記錄是36個直池,希望稍後的天氣好一點,好讓我多加練習。今年目標不太高,多加200M,40個直池吧。
    另外,今日剛好開始了我的「暑期動畫影展」,先後有「兒童電影合家歡」、「InDPanda」、「Summer IFF」,約有9場動畫排住睇!想起就興奮!很可惜今年的動漫節取消了「國際動漫影展」,我一直覺得這個影展的選片是最有質素的。
    提到動漫節,書展、動漫節都是不可不去的。去動漫節順道探探舊同事,很想念他們呢!八月底還會去泰國旅行,所以暑假對我來說就是很多很多活動……


    *InDPanda吉祥物「熊貓父子」由Peter Ng創作。今年Summer IFF的宣傳插圖依舊出自小克手筆。

July 9, 2008

  • 夏至長洲

    果然接二連三的下雨。唯一一個陽光普照的周末,就是六月二十一日夏至那天。巧合地選了那天去長洲……果然熱到hihi。


    *photos by 勤&29。

    1. 發現了有趣東西……大家都很雀躍。
    2. 小路。
    3. 選購長洲手信──平安包玩意。
    4. 大小不一的艇仔。
    5. 咸魚!
    6. 肥大的背影。

June 23, 2008

  • 【轉載消息】許校長將於本學年底榮休!

    各位校友,第一次用xanga跟大家聯繫,你們好嗎?

    有一個很重要的消息要告訴大家,我們敬愛的許耀賜校長將於今年學期完結時正式榮休了!!為左多謝許校長對我地的教導,校友會發起「心底話行動」,利用xanga、facebook,收集各屆畢業同學想對校長說的一些說話、相片,然後製成相簿或心意卡送給校長,希望可以給許校長一個紀念,留一個美好的回憶。

    各位畢業同學有沒有什麼說話想告訴許校長?方法很簡單,只須直接在那篇xanga entry留言,我們就會把大家的說話整合起來。當然最好附埋你的相片,貼上你的相片的hyperlink,因為校長可能只記得你的樣子而唔記得你的名,所以圖文並茂有相有字就最好了!

    如果你有點怕羞,唔想自己的相直接post左出黎,都可以send email比我地:klcalumni@yahoo.com.hk。不過最緊要的,係記住講底你的全名、畢業年份、畢業班別呀!

    由於時間都幾緊迫,所以希望所有KLC人見字forward,將呢個消息傳開去,能夠收集得越多的說話,我諗許校長會越開心!係就快手啦!呢個行動會係7月6日截止,所以真係拜託晒大家啦!!!

    景嶺書院校友會Xanga:http://www.xanga.com/klcalumni
    景嶺書院校友會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326693497


    今年校友會BBQ同校長的大合照!

June 16, 2008

  • 青春流光

    剛剛的星期六,長周。公司人不多,工作不太緊張。塞著耳機,用新買的Nokia 5310The KillersSawdust,緩慢地工作。

    很奇怪,在超級霹靂無敵勁忙碌的二月、三月、四月、五月過後,雨後春筍般的暗瘡湧出來了。頹唐和不安在工作量減輕了的日子裏,如浪潮那樣一層又一層地撲上沙灘。香港中了咒似的,看來陰天雨水還會停留多一段時間;而我也著了魔,聽著The Killers的Sawdust,緩慢地工作。

    真的很奇怪,2006年因為When You Were Young,而開始聽The Killers的時候,不到一個月,我很快就膩了。當時覺得他們的曲式比較悶。

    上星期,因為Coldplay新碟Viva la Vida or Death and All,在豆瓣看到The Killers的Sawdust,便忽然想聽聽英倫口味。聽了一次Sawdust,沒感覺。然後我不知道從那裏想起The Killers為關於Joy Division的電影《Control》做了一個翻唱(Shadowplay),本著奇怪的好奇心,youtube一下,google一下……用耐心把Sawdust好好的再聽。然後就這樣,一直在聽、在聽、在聽……

    Sawdust是The Killers的B-sides精選。主打的Tranquilize和Shadowplay散發著我從未在The Killers身上體驗過的dark side。All The Pretty Faces更出奇地在第三track突顯了魅力,當初在第二張大碟Sam's Town內作為bonus track,未免是格格不入的讓我瞬間把它忘記。或者是封面那支「斷肢」的影響,Sawdust整體上讓我看到的,是一個個灰黑影子,不像Mr. Brightside的明快。不過,大概是要有光的地方,才會有黑色的影子。(single有A-sides,才會有B-sides?)

    其實,除了The Killers cover的Shadowplay,我從沒聽過Joy Division,但Joy Division主音Ian Curtis在23歲就放棄了青春的人生、電影《Control》的trailer、Shadowplay的MV、諸如此類、諸如此類,竟然散發著奇異的魅力。Ian Curtis想要趁著青春時死去,26歲的The Killers主音Brandon Flowers刻意放棄靚仔小生的打扮,如今髮線後移加一身佬味──青春竟然貶值至此?回望那些不屬於現在的青春,竟然是一張張灰黑白的70年代照片,相中人已死。

    就在這樣躁動不安的風雨連綿的夏季,我大約是聽著The Killers的Sawdust,搖著頭的回來了。

    延伸閱讀:
    音速青春:Control(Ian Curtis & Joy Division)
    【Control】沒聽過Joy Division 別說你懂搖滾樂(連影片預告)
    CONTROL新浪部落

    後記:
    完成這篇xanga之後,我在youtube一口氣看了Joy Division的ShadowplayLove Will Tear Us ApartShe's Lost ControlAtmosphere

April 23, 2008

January 29, 2008

  • 廣州火車站與高登的巧合


    *廣州火車站情況,南京市面積雪。圖片來源:新華網

    本來挨年近晚,在六點半新聞看到大批民工滯留廣州火車站,那種想家的感覺窩心得從未如此親近(因為還在公司拼搏?!)。但一則網絡花邊消息,忽然蓋過了那原來的要害,八婆性格頓時浮現,因為「食花生睇好戲」完完全全係香港人(其實都只係我)敢做敢認的個性!

    關於那一單「裸照流出」事件的始末,不用再花筆墨,都已經上了A1C1(頭版和娛樂頭版)。當然,如果你覺得「全港公信第一」的口吻過於主觀而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最好不過的事。但事發至今已經超過48小時(有突),哪裡還得有「第一手真相」呢?

    而偏偏全港最樂於「食花生」之人士,卻又有最大的能耐,而且還要為數極多的聚集在一個地方,那……不就是高登了……

    正當discuss的原討論帖迅速被刪,另一邊廂高登人又幾何級的把有關相片高速流傳;原來的高登人更勇於發帖、回覆,非高登人又形成了數量無可估計的cd-rom群湧往高登尋找原相,甚至連國內同胞得知此消息而踩場──最好笑是「天涯」(國內討論區)那邊竟然有人說「高登是一個科技論壇,照這樣分析,黑客入侵電腦的可能性最大。」──;於是,這個原本已經慢得無可救藥的高登……擠得跟廣州火車站,不遑多讓。sosad。

    然而,在這個天氣持續寒冷的歲晚,很多很多更重要的事,更發人深省的事,更需要社會討論、更需要社會支持(唉,博益執笠咁大件事都比下去了)。1月29日的無線新聞,對裸照事件隻字不提,依舊集中報導國內大範圍雪災、廣州火車站的情況、股市、天氣。不是要香港變成「道德塔利班」,更不是一面倒的禁絕討論──裸照這件事本身已充滿討論的空間(發放相片者的目的是什麼?對香港娛樂圈/娛樂文化/娛樂事業將會帶來什麼影響?)──只是,火車站那個人頭湧湧的場面,仍然深刻。無怪乎我會把高登塞車跟那個場面聯想在一起。

    延伸閱讀:
    小奧私陸:陳冠希與鍾欣桐裸照的孰真孰假
    香港網絡大典:懷疑藝人床照流出事件

January 15, 2008

  • 零七──零八

    我想,我大概未試過放下這xanga達個多月之久。

    年底,錯過了大大小小的倒數、頒獎、回顧;年頭,也沒留意什麼高清、頒獎、新猷。也不是「做個行厭個行」,但當你早兩星期寫稿,早一星期發稿,早三日睇版;習慣了一天之內處理大量日期後,原來時間會濃縮成一個密度,一如純氧氣罐內的氧氣,濃得本是毒素,吸入太多氧氣只會中了氧氣毒一樣。

    於是,我來不及回望零七的得失,也來不及展望零八的大計,而身心,原來早已經給虛耗乾淨,跨越了年度的時空,迷失在時間膠囊內──成了給時間壓擠得太多而只有下下星期,或下星期,或大後天,而沒有今天的人。

    沒有今天的人彷如沒有掌紋的人,失去了獨一無二而專屬於自己的紋理,難道真的要像個傻瓜一樣給自己的手板劃上條條血痕來製造所謂的紋路?我才沒這樣天真。

    雖然有所失去,但時間一樣依循地球的軌跡一點點地流逝。每天追趕schedule而工作仍然是我喜愛的又讓我樂在其中。因為能夠做著自己喜歡又有興趣的工作絕對是福份。

    希望新一年一切安好。xanga,我會繼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