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0, 2013

  • My Movie of the Year 2012 (下)

    My Movie of the Year 2012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時凶獵殺Looper》

    要選一套年度之作,有點難。今年的看過的電影,確實沒有一套如去年《變種特攻:異能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或《鐵甲鋼拳Real Steel》那樣,客觀地好睇自己又鍾意。結果出於個人情意結,選了《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不關乎個人情意結,選了《時凶獵殺Looper》。

    在這裡談過很多次,「明珠930」絕對是我的電影啟蒙;啟蒙中的啟蒙就一定是《異型》。《異形》第一集,幾個船員走入那個不明的「遺蹟」,發現一具外星化石(space jockey)坐在類似駕駛艙的地方,這一幕是我的電影記憶裏,一個很重要的場面。今集前傳,很詳細的說明了那個space jockey是什麼東東,彷彿還了我一個心願。


    *《普羅米修斯》(上)和《異型》(下)裡的space jockey。

    《異形》是我小時候,我媽堅持關掉全屋的燈,刻意營造恐怖氣氛,全家坐定定一起看的明珠930。到《普羅米修斯》上映,我期待十足,和我媽、弟弟三人齊齊進電影院,一家人齊齊看大家都十分喜歡電影。《異型》前四集,我都是看明珠930的,終於可以在戲院大銀幕上看,看一套啟蒙自己的電影的前傳,你說怎不興奮?問心,《普羅米修斯》遠遠及不上《異型》前作,可是我們仨都興奮極了,散場之後一起回想《異形》前四集的故事,討論《普羅米修斯》和異形的關係至夜深。然後,我還是意猶末盡,不斷上網看資料、看YouTube重溫 ……最終,那個晚上我失眠了,一合上眼,就看到各種形形色色的驚慄片段,無法入睡。(這大概是我近十年八年的唯一一次失眠。)

    [豆瓣]《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劇照(這一幕確是美呆了)
    [YouTube]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Trailer

    說《時凶獵殺Looper》沒有情意結,有點不好意思,因為電影是我最喜歡的Bruce Willis主演的。而成為他的Die Hard Fans亦因為在明珠930看過他的《Die Hard》。回說《Looper》,科幻/動作片一向是我飛佛。近年續集/改編當道,許多都千人一面。《Looper》兩者皆非,自然加分在先,更是新進導演,是Rian Johnson第三次執導長片而已,故事也是自己寫的,身兼編導,自然更能看得出他的想法。

    電影在美術、節奏、畫面處理,以至time travel的轉移和跳動,導演都放入了個人風格。我特別喜歡《Looper》的節奏,慢得來加強了懸疑感。它不賣荷里活最耍家的血脈賁張、大爆炸、子彈橫飛,它緊張、內斂而抑壓,形成不安和奇怪的慢。加上電影整體瀰漫的空曠、虛無、疲於奔命,即使最後歸結的無奈與宿命論不是什麼新鮮主題,但就場面和說故事方式都是導演嘗試破格的處理,也能拍出獨特的美感。尤其在科幻片這樣氾濫的2012年中,我覺得《Looper》非常獨特。

    看完《Looper》,有點像第一次看Christopher Nolan的電影那樣,看到了這個導演的思考,看到了導演的野心。雖然,暫時而言,《Looper》當然及不上Nolan的高度,但我會繼續跟Rian Johnson的作品,希望他早日成名大爆發。

    [豆瓣]《時凶獵殺Looper》相簿(裡面有大量劇照和工作照,可以看到導演的心力)
    [YouTube] 《時凶獵殺Looper》Trailer
    [YouTube]《時凶獵殺Looper》足本無字幕(竟然有d咁既野!)

    2012回顧系列
    2011回顧:My Movie of the Year 2011

January 9, 2013

  • My Movie of the Year 2012 (上)

    電影回顧寫左成個幾星期,愈寫愈長。決定分開上下集,先講下今年統計和票房十大。沒興趣看統計的可以直接跳過這部分,等下集。(下集寫左一半左右……)

    先來一些統計&票房十大

    今年入戲院看戲數目再突破,共75套(+9)!連續18周進場(+5)!哈哈,今年我是用了點狠勁,電影節的動畫全睇、收工睇戲、擠時間睇戲,深怕以後沒這麼多自由時間,一個人在戲院裡自我陶醉。(是的,我最喜歡一個人看電影。有什麼好驚訝?下次我跟你說我一個人去看電影,請不要露出訝異的表情喇。)

    75套戲之多,好像什麼戲都看過,其實不然,因為當中有26套是電影節的冷門片和動畫。去年說要多看港產片,結果看了11套,多左1套咁大把!最多的是西片,28套;動畫,24套;日本片也看了8套!3D電影成了主流,套套大片都要做3D,今年看了9套3D電影。雖然我的原則是可免則免,不過有些戲還是要看3D才過癮,例如年初的《龍門飛甲》,徐克美術的確很出色。(還好我看3D不會暈,我是看hand-held會嘔。)

    看看十大票房。港片十大票房竟然看了8套!11套中左8套!命中率72%!大家以後看港產片可以先問我意見!哈哈~每套又講兩句啦。

    • 《寒戰》:新導演黎講,拍出呢個水平,有咁既票房,係超額完成!查出背後大佬個段幾緊湊,但我唔明點解有人話睇唔明。另外,如果話「慶幸今日我們還有一套《寒戰》」,咁,不論係電影界,或是政治局面黎講,都係一件幾悲哀的事。
    • 《低俗喜劇》:話題電影。但以彭導的水平,合格而已。話分兩頭,非合拍片加純本土題材,一定要入場支持。
    • 《春嬌與志明》:又係話題電影,而且係一個講左好很耐既話題。揀春嬌定尚優優,係個期我見男人就問既問題。據我同我班同事的非正式統計,高達八成人會揀尚優優。揀邊個都好,各有原因,問黎純粹玩下。但我動了真氣地嬲,春嬌無可能揀返張志明個仆街!!春嬌姐,你自己講嫁,都唔work,明知唔work都仲要舂個頭返去?!
    • 《逆戰》:我覺得故事好老土。爆炸大場面幾好睇。吳浩康個角色被人打到樣都認唔到,好慘。(係呀,我係幾鍾意佢的。)
    • 《一路向西》:又係話題電影。以高登絲打心態去睇,好好笑;以香港人心態去睇,抽水位睇到有點心up;以咸片角度去睇……問男人啦,我點知遮~
    • 《大追捕》:當時覺得OK,上映時也有noise。但到年底,《大追捕》係我次次都數漏的--存在感好低。Janice Man係戲入面好靚!演技都有進步!有少少驚為天人感,一改之前的MK feel,希望佢繼續努力啦。
    • 《車手》:飛車片黎講,佢好少飛車。車款又舊。不過對於我呢d唔識車的人,「八千轉兩咪車」係幾新穎的東西。
    • 《2012我愛HK喜上加囍》:屌,比起無記早兩年的賀歲片《72家租客》、《我愛HK開心萬歲》差好很多!!(因為唔係黃洋達編劇?)

    外語片十大反而(28之中)得5套,或是說,我看的外語片比較冷門和雜喇:

    • 《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 3D:期望了年多,只係勉強收貨。(hero迷如我,只係見到班hero同我女神出黎行行企企已經收貨……)但最令我不爽是最後打大佬一段,咦?點解同《Transformers 3》咁似樣既?
    • 《蝙蝠俠:夜神起義》THE DARK KNIGHT RISES:講真,第二集好睇d。不過,呢集都ok的。嗯,但係最後Joseph攞返個行李時,話自己有第個名叫Robin。天呀?!駛唔駛講埋出黎呀?!
    • 《蜘蛛俠:驚世現新》THE AMAZING SPIDER-MAN:Reboot黎講,我覺得唔拍好過拍。
    • 《黑超特警組3》MEN IN BLACK 3:琳瑯滿目的奇怪造型外星人係MIB的賣點,今集太少外星人喇!故事最後講返K同J的淵源,我覺得好感動……BTW,有Andy Warhol,超驚喜!
    • 《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SKYFALL:Daniel Craig飾演的007係他媽的有型。今集比上集《量子殺機》係好左,但依然唔夠第一集咁好。中間澳門情節散散收收無無謂謂。如果話係要回歸基本,講返007身世,咁都可以既。最好笑的,睇完之後我話:「今集的邦女郎係Q?」哈哈哈~~~

    補充一下,聖誕檔前,《賤熊30》排第10,我也有看的。不過聖誕檔後第10位就給《哈比人》追上了。(資料來源:2012年港產片外語片十大票房

    今年有一件小遺憾,就是電影節筆記爛尾了。3月電影節寫了頭幾篇,之後一直在忙,沒時間寫了。其實圖我都做好了,草稿也寫好,但就是沒時間整理。2013年再挑戰!

    下集會真正講我今年睇左個75套戲入面最喜歡的!

    2012回顧系列
    2011回顧:My Movie of the Year 2011

December 28, 2012

  • My Song of the Year 2012

    My Song of the Year 2012
    Poison – Every Rose Has Its Thorn

    選我的年度之歌,純粹個人情感,重點在於一個字:MY。八月看完《Rock of Ages》,自製了原唱版playlist,回味著八九十年代的Heavy Metal。Heavy Metal看似很嘈、很攻擊,其實當中的Glam Metal大都Pop得很,齋聽唔睇,或會以為是譚校長的歌的原唱。包括這首Every Rose Has Its Thorn。

    這次一反常態,Every Rose Has Its Thorn不是我一向最喜歡的超沉鬱、聽到崩潰那種,簡單的結他,淡然的聲線,恍若有種超脫,看透了:每朵玫瑰都有刺。

    或者因為旋律,或者因為歌詞:「Instead of makin’ love, We both made our separate ways」。因為有刺,才是玫瑰。「Just like every cowboy sings his sad sad song」,我總需要一些sad sad song來排解太多的無奈。世界累人,做人很累。生活無奈,生命無常;然而老套是永恆的價值。Every Rose Has Its Thorn就是八十年代的老套感覺。……所以無奈是永恆的。直到我死去那一日。(這首歌的MV公式得做足全套,黑白footage夾雜彩色片段,後台、Live、巡演,八十年代隊隊Glam Metal的rock ballad的MV都是照辦煮碗。--不過我喜歡。)

    選My Song of the Year有點小插曲。十月已覺得是Every Rose Has Its Thorn,直到上星期My Chemical Romance發single,一聽便喜歡,非常喜歡,喜歡得動搖了是否要改選年度之歌。結果我等不了,也趁末日,便即時寫了那篇【請在我的喪禮上播這首歌】。My Song of the Year還是留給聽足五個月的Every Rose Has Its Thorn。

    [YouTube] Poison – Every Rose Has Its Thorn
    2012回顧系列
    2011回顧:My Album / Song of the Year 2011

December 27, 2012

  • My Album of the Year 2012

    世界末日沒來,回顧還是會寫的。去年寫了音樂和電影的回顧,今年想加多一項,寫一點閱讀回顧,跟跟風,當作回應臉書上的 「我的2012十本書」活動。如此一來,音樂、電影、閱讀,就像豆瓣的分類和記錄,不過是詳細文字版吧。

    還是去年那句:「畢竟這三件事是我返工、放工、食飯、訓覺、去廁所之外,生活上最重要的東西了。」先談音樂,音樂是我近年寫得最順心順手的主題,聽到喜歡的歌,聽一兩次,就可以下筆。

    My Album of the Year 2012
    Cherri Bomb - This is the End of Control

    早在學生報暑假版介紹過她們,一直沒有在這裡再談,結果拖到年底,Cherri Bomb的This is the End of Control站穩了我今年的My Album。(Muse的The 2nd Law很不錯,但選年度My Album,我會選驚喜作。)要有驚喜,很容易,喜歡那類型的作品,自己很清楚(就如喜歡什麼類型的男生,我很清楚);但要全碟都喜歡,就好像有點難度。

    Cherri Bomb在香港應該「零知名度」,認識她們,因《復仇者聯盟》。瘋狂superhero迷如我,看完了《復仇者聯盟》,找來了原聲大碟日煲夜煲。那張OST其實也挺精彩:Soundgarden、Papa Roach、Evanescence,其中Cherri Bomb貢獻的Shake The Ground,本來不算十分突出,大概只是「突出半個馬鼻」--主音演繹有點銷魂--就因此去調查一下這隊Cherri Bomb是什麼來頭……

    一查不得了!四個平均年齡不到十六歲的妹妹仔,主音兼結他的Julia(左二)、鼓手Nia(左一)、結他手Miranda(左三)、低音結他的Rena(右一)--在一直男性主導的搖滾樂壇裏,全女班已經是一大奇苞,更何況是未。成。年!

    這首Shake The Ground,完全不覺得是出自十幾歲小妹妹的手筆,絕對拍得住同碟的那些大band。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主音Julia老練的口音--彷彿要把每個「O」音在口中迴轉幾圈才肯「滑」出來。除此之外,Bass和鼓也很精彩。歸功於編曲,兩者放得很前,很實很穩重。

    那我就聽聽小妹妹們的debut album:This is the End of Control。全碟下來,幾乎首首可plug。Paper Doll最能表現Julia略帶黏性的唱腔,加上feedback效果,前者像「收」,後者像「放」。Sacrificial Lamb在一眾熱血吶喊搖滾之中,帶點黑色另類。Heart is a Hole是穩陣的ballad,還有Hold On的盡情呼喊,這就是十幾歲的青春!葡萄吧!

    最令我吃驚的,是她們的成熟,難以令人相信她們才十零歲!之前聽過Taylor Momsen的歌(就是Gossip Girl的Little J),都係十幾歲,但她的bandmates都有豐富的音樂經驗,而且Taylor Momsen隊band,著眼點在她一個身上,根本就沒有「band」的感覺。Cherri Bomb不同,如假包換,站台四個都是teenages。

    Cherri Bomb曾為Foo Fighters和The Smashing Pumpkins做暖場,也翻唱過Foo Fighters的The Pretender,雖然不及原唱,但這個年紀,要青春,夠叛逆,更有heart,激情四射是另一種味道。我幻想,某日Foo Fighters或The Smashing Pumpkins來港開live,暖場是Cherri Bomb,就好了。

    [YouTube] Cherri Bomb – Shake the Ground
    [虾米全碟試聽] Cherri Bomb – This is the End of Control 

    十分長氣,My Song of the Year 2012留返下篇。敬請期待~

    2012回顧系列
    2011回顧:My Album / Song of the Year 2011

December 20, 2012

  • 請在我的喪禮上播這首歌

    My Chemical Romance - 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

    我一直在害怕,害怕自己會像去年十二月底那般,崩潰得不似人形。那段時間瘋狂地聽Foo Fighters的Best Of You,堪入很深的難過當中。今年十二月過了一半,要來的還是會來,就如世界末日一樣,(如果)來了,(一定)逃不了。My Chemical Romance剛剛星期二(12月18日)才推出的Single,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我一聽,就知道,弊了。

    就是這種感覺。崩潰的感覺。

    我對世界末日的期盼,或者,只是出於《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劇情。我實在很想知道,時刻到了,我會看見誰。我不像碇源堂,我不能確定自己會見到阿唯。(《新世紀福音戰士》中,大結局全人類滅亡,人類的肉身hold不住靈魂,所有靈魂重新結合為一個巨大的意識。在這個意識之中,從此人與人之間沒有「心之壁」,不會再覺得寂寞、不用猜測他人心意、不害怕被孤立。就在肉身崩潰前一刻,人們會看見自己最安心依靠的、喜歡的、著緊的人。--那個由凌波麗幻化而來的幻像。)

    寫這段文字的時候,已經是12月21日凌晨2時,外邊安靜得很。我要到今日才覺醒,世界末日,才不會是我盼望的人類一瞬全滅。命運會利用某些人(說實的他們還可以稱為「人」嗎?),用某些無恥到極點的方法,逐點逐滴,凌遲一般要你生不生,死不死。香港,一。定。會。漸。漸。給。末。日。吞。噬。那個末日,毋須明言。

    當滿街喪屍之時,我不怕,我一定會自殺的。我死了,而你死唔去,還有閒情逸緻給我他媽的辦喪禮的話,請在我的喪禮上播這首歌。我希望還在的你留意歌詞。

    My Chemical Romance - 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

    So long to all of my friends
    Everyone of them met tragic ends
    With every passing day
    I’d be lying if I didn’t say
    That I miss them all tonight
    And if they only knew what I would say

    If I could be with you tonight
    I would sing you to sleep
    Never let them take 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
    One day I’ll lose this fight
    As we fade in the dark
    Just remember you will always burn as bright

    Be strong and hold my hand
    Time becomes for us, you’ll understand
    We’ll say goodbye today
    And we’re sorry how it ends this way
    If you promise not to cry
    Then I’ll tell you just what I would say

    If I could be with you tonight
    I would sing you to sleep
    Never let them take 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
    I’ll fail and lose this fight
    Never fade in the dark
    Just remember you will always burn as bright

    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
    The light behind your

    Sometimes we must grow stronger and
    You can’t be stronger in the dark
    When I’m here, no longer
    You must be stronger and

    If I could be with you tonight
    I would sing you to sleep
    Never let them take 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
    I’ll fail and lost this fight
    Never fade in the dark
    Just remember you will always burn as bright

    The light behind your eyes

October 24, 2012

  • 胡亂說話時間 #12

    按:本來寫了這個作今個星期五見報的「編者後話」,寫好才發現跟當日的報紙丁點關係也沒有!唯有乖乖的再寫一篇交稿。寫好的一篇放在hard disk中長眠未免可惜,那就貼在這裡,聊備一格。算是一種「出口轉內銷」吧。「出口轉內銷」,即把「貼出在其他blog的留言當作新blog post」,此說法好像是出自方潤。我應該是從庫斯克的blog看到的。

    青春怎樣無悔
    小編近來和弟弟討論這個問題:你最後悔讀書時代沒好好做過甚麼事?

    我們胡鬧地說着沒走堂、沒拍拖、沒搞破壞……狂笑一番後,我很認真地說:「沒有好好的善用青春的每分每秒。」畢業五、六年,工作以後才發現,時間不像學生年代那麼充裕,生活節奏太快,流失得太快。光陰似箭,這話真的老套透頂,但要走進勞動社會中才深深明白。讀書的光陰永遠美好,因為時間多得可以胡亂揮霍,「盡情地愛人也好,盡情地讀書也好,盡情地去看電影、聽音樂也好;現在回想,總是記起百無聊賴的時間,怎麼當時不盡力一點,喜歡的書多讀一點,喜歡的人也用心愛多一點,就這麼一點點的不同,回憶也會變得很不一樣吧。」雖然永遠不會知道,眼前的東西有甚麼意義或有沒有意義,但盡力做好,才對得住自己。

    再按:沒寫出街的,其實當時我們的討論,又點只「沒走堂、沒拍拖、沒搞破壞」咁簡單!哇哈哈哈……

    再再按:我好懷疑因為今次「胡亂說話時間」無gag,所以xanga又short,我明明tag左入「胡亂說話時間」個tag「saysthg」入面……但又無list埋出黎,搞乜呀?!!!

July 11, 2012

  • Linkin Park還可以去到哪裡?

    --評新碟Living Things

    算不上Linkin Park的粉絲,不過由他們一鳴驚人的In The End開始,聽足十年,看着Chester和Mike由街頭小子升堂入室,今時今日的LP不再是穿板褲的男孩,而是這個世代的U2。無意比較,只是以LP今日的人氣和實力,說是後千禧天團絕不為過。Hybrid Theory和Meteora兩張大碟打下江山,除了In The End,還有Some Where I Belong、Numb,首首都是他們殺出血路的Nu-metal代表作。

    2007年,以Minutes to Midnight一碟為分水嶺,LP風格一轉--也許所有成功樂隊都要必須經過這種轉型的陣痛--結他給放到最最最limit的位置,取而代之是電子。風格的變化,引起最大反彈的一定是最早就開始跟隨的死忠粉絲。LP不再Nu-metal,而變得偏重電子,有人認為他們趨近流行,我更認為是他們熱切地渴求變化和嘗試。

    追求創新,對一隊已經成功的樂隊來說,危險或突破,一綫之差。對於LP的轉型,我很正面。個人觀感,雖然Minutes to Midnight之後沒有哪一首Single比得上In The End的動魄人心,但A Thousand Suns的concept玩得出色,單曲The Catalyst未算頂峰依然充滿神彩,整張大碟一個整體絕對是佳作。Minutes to Midnight與A Thousand Suns一脈相承,演繹末日後的世界,兩張大碟一個concept兩個演化兩個階段,一個完滿的故事。

    事隔兩年,上月底LP推出最新的Living Things,快得驚人。音樂上,新碟依然延續着之前的風格。Chester表示,出道至今,經歷了前兩張大碟的實驗,終於找到了最適合LP的風格。電子、Hip Hop、Rap,一向都是Mike玩得出神入化的拿手好戲。但Living Things交出來所謂的「familiar territory」和「comfortable in own skin」(Chester語),我認為他們停下來了,不進,則退。

    流行與電子不是問題,也沒有問題,我比較在意的是今次大碟沒有了以往令人眼前一亮的壓場single,也沒有連貫和完整的concept,這在在更顯得Living Things是單純的商業作。LP早期的In The End、Numb,瑕不掩瑜,時間只會令它們愈來愈耐聽;但今次的Burn It Down,對不起,只能說是《變形金剛》主題曲What I’ve Done的翻版。Burn It Down悅耳十足,但我嫌不夠「響」,第一plug而言少了點氣勢。以為第二plug才真正發力,到整張大碟出來了,一聽下來,Burn It Down已經最夠做第一plug。順碟中的次序,Lost in the Echo、In My Remains、Burn It Down,頭三首確是較有特色。聽到中段就覺得,怎樣Chester有氣無力的?事實,Lost in the Echo會是第二plug。

    到第七首Victimized,才聽到Chester的招牌式撕叫,這算是回到起點,還是回饋死忠粉絲?反覆地聽著全碟,我竟然覺得Chester大叫「Victimized!Victimized!」這兩下才是全碟亮點。最後一首Powerless(電影《吸血鬼獵人:林肯》的主題歌),以此曲作結不得不罵。上次A Thousand Suns的end track:The Messenger,幾乎清唱為整個concept收結,出奇不意,impressive之餘,也很合大碟的concept。而今次的Powerless,chrous那句「Pow-er-less」拖得太長太無氣不特止,聽完我還以為後面還有另一track,沒想到這張Living Things就這麼落雨收柴早早收場。

    上張大碟A Thousand Suns,我說是世界末日,地球消失後,LP眾人乘着太空船,飛往千萬個太陽的宇宙裏,無影無蹤。今次Living Things,主題是甚麼?他們要去哪裏?我聽不出來。

    延伸
    [YouTube] Linkin Park – BURN IT DOWN

May 29, 2012

  • 胡亂說話時間 #11

    許久沒出場的「胡亂說話時間」回歸!

    柯軒貼出近日美國邁阿密疑似「喪屍咬人」事件的新聞,然後我們開始討論事件的真確程度、喪屍來襲、世界末日等等話題。討論串如下:

    軒:
    http://news.yahoo.com/report-miami-officer-shoots-kills-naked-attacker-014914400.html
    簡單點
    邁阿密警方表示,一名裸體男子在麥克阿瑟公路匝道攻擊另一男子,啃掉他半張臉,警方趕到後予以嚇阻,將「食臉男」擊斃,遭啃咬者性命垂危。
    據邁阿密當地媒體報導,事件發生在26日下午2時左右,地點就位在邁阿密前鋒報大樓的南邊。目擊者表示,一名婦女看到兩名男子打鬥,攔下附近警方出面處理。 目擊者表示,這名警察走近,赫然發現裸體男其實正在啃咬另一人的頭部。警察喝令裸男後退,但他仍持續狠咬受害者,警察於是開槍射擊。 儘管遭到射擊,「食臉男」仍繼續「啃食」另一人,迫使警察持續開槍。目擊者表示,他們至少聽到6聲槍響。 「食臉男」最終遭擊斃,面部朝下俯臥在邁阿密前鋒報停車場前的人行道。警方要求報社提供監視錄像帶。 警方表示,另一名男子被緊急送往醫院,情況危急。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邁阿密電視台報導,警方消息人士透露,受害者的臉「幾乎被吃個精光」,面目全非 。「食臉男」和傷重人士均身份不明。
    邁阿密南灘目前正舉辦年度城市海灘周嘻哈盛會,湧進大批人潮,匝道壅塞數小時。
    邁阿密警局的美國警察同業會發言人奧蒂茲在簡訊中表示,射殺食臉男的警察是「英雄」。 他說:「根據情報,這名邁阿密警察是英雄,他救了一條命。」 兇殺組警官威廉斯說,不見得攜帶武器的人才具有危險性。威廉斯說:「其它方式也可能對人造成傷害。有些人具備武術,有些人則強大到足以徒手殺人。」

    軒:SURVEILLANCE VIDEO- CANNIBAL ATTACK IN MIAM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X39f_frNJk

    軒:http://www.miamiherald.com/2012/04/16/2752859/family-seeks-answers-on-west-miami.html
    同類事件
    簡單點
    警方接到報警,一個人說另一個人襲擊他,試圖咬他的脖子還撕扯他的衣服! 然後警方到場之後,襲擊者就奔著警察來了,警察把襲擊者打了一頓,還用了泰瑟槍。結果襲擊者幾個小時之後死了,然後襲擊者的家人跟警察打官司。

    柑:條片乜都睇唔到

    軒:我有相

    柑:說好了的喪屍食人呢?

    柑:有圖有真相

    軒:http://tieba.baidu.com/p/1621113254
    百度,請有心理準備(18禁)

    軒:官方解釋係話藥物引致精神失常,毒品

    柑:但我唔排除係心理/精神問題,以為自己係喪屍所以周街咬人。

    柑:如果被咬果個變埋喪屍我就信。

    柑:T-VIRUS係會傳染嫁!

    軒:美國官方出左喪屍災難應變指南,相信佢地已毀屍了。

    柑:「喪屍災難應變指南」!!!sound great!! is it true?? any softcopy in the internet?? wanna have a look!!

    軒:我有PDF版,英文的

    軒:地區唔同,只可以作為參考

    柑:唔會係上次may借比我同你個本《打鬼戰士: 世界末日求生指南》的英文原著吧?!

    軒:唔知喎

    柑:你快d睇下啦~~~~

    柑:世界末日is coming~~~~wwwwwwwwwww

    柑:如果,世界末日係用喪屍呢個形式,我會早早自殺,一來比喪屍咬好痛,二來我唔想變喪屍……我一直仲諗住世界末日係「叮」一聲就死晒,好似eva咁,「叮」一聲大家變晒LCL,唔痛唔恐怖快靚正。或者係嚴重天災/世界大戰,就比較make sense。喪屍呢個形式真係想像唔到!唔通真係有人搵左本日記出黎,讀左個段唔知up乜的拉丁文?!!邊個咁仆街!!!

    軒:我都唔想用D一個形式。如果真係咁,我會努力生存落去。因為我想記錄低最後一刻。

    柑:咁你千其唔好拎我d相出黎睇喇。

    柑:記得養返隻狗狗。

    軒:NO!養喵!

    柑:喵只能跳,唔夠喪屍狗打啊!

    軒:喵係我後面打氣已足夠!

    軒:http://emergency.cdc.gov/socialmedia/zombies.asp
    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官方網頁的災害應變指南,喪屍災難應變指南(Zombie Apocalypse)

    軒: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27933/Zombie-survival-Google-Map-help-food-guns.html
    zombie survival ‘Google Map’

    軒:有邊個唔想死就出聲喇!

    (15分鐘完全寂靜)

    柑:睇黎大家都好絕望,諗住死左好過。

    ~完~

    歡迎繼續討論!

April 29, 2012

  • 誰令將軍澳變成無街之城?

    --回應明報「街知巷聞﹕將軍澳 無街之城」

    作為一個將軍澳人……睇完呢篇報道心情真複雜。好想反駁,將軍澳未至於咁差;又好想講,成個香港都商場化緊,一日最衰係領匯。但呢d反駁都難免好小學雞式駁咀駁舌,我唯有長氣地講講。

    [明報] 街知巷聞﹕將軍澳 無街之城

    我就諗,我係唔係如篇報導咁講,因為係度住左咁多年,就被個d方便同享樂蒙蔽左?我想唔想有小店、街鋪?想,當然想。喜歡自己成長的地方,很理所當然吧。就是喜歡這裡,才會為消失的東西感到可惜。

    當年我來這裡做開荒牛,唔單止有「街」可行,甚至係新都仲係難地時,日日好多貨VAN仔賣濕貨,成個小街市咁(我媽最鍾意一次過買三四個碌柚,拎到我死死下)。未有領匯,個個公屋商場都係小店,領匯的問題同罪行唔駛我多講。

    地鐵上蓋大商場,其實新區起得地鐵,一定會起大商場、私人樓。如果香港人係咁討厭大商場、私人樓,係唔係真係可以叫大商場同私人樓留係市區旺區,唔好入黎新界住宅區?我覺得無可能,呢個係等價交換,要地鐵,就一定有大商場、私人樓。你話起唔起地鐵唔係我地話事,係政府同地產商決定,無錯,所以無選擇下,唔滿意的小市民唯一可以做的就係走。搬。去或留,其實都係個人選擇,無問題的。

    最好當然係針有兩頭利。又想方便,又想有好東西。其實唔係無可能,係呢件事上。大商場同地鐵有佢方便的地方,寶林出銅鑼灣只係25分鐘、新都東港有好多食肆,連鎖食店你留係大商場啦;公屋商場你比返茶記同街市16蚊燒味我。(我講緊的大商場係新都個隻商場,唔係PopCorn個d名店場。所以新都竟然開H&M,我覺得多左喇。)我的感想都係個句:最衰係領匯。一個社區,應該係乜都有就最好。

    將軍澳作為一個全由政府同地產商開發的「新市鎮」(嘩,呢個TERM好多年無講過),佢本身無官塘、荃灣個d舊區先有既勁有歷史的市集、老街,所以無一d舊街市或一d本身存在的人文網絡等政府規劃時要保留/注意/依循,變相政府同地產商想點就點。佢地要「健康城市將軍澳」(你老味,我好憎呢句野,因為呢個名,咩都唔開得,綁手綁腳),營造一個「北韓式」既新市鎮,真係易過借火。(其實將軍澳有老市集的,係將軍澳邊緣的坑口村。因為係邊緣,對核心區影響不大。坑口村當然係另一片風景。我都好喜歡那間La Piazza。)

    至於康文設施,圍牆深鎖,唔book入唔到,康文既book場/管理,成個香港都有呢個問題。記得睇過一張屯門公園的相,9x年勁多細路落水玩,宜家趕晒人走靜蠅蠅。將軍澳人平日係邊HEA?唔係入晒商場的,我晚晚收工樓下公園多人到……!我唔sure其他邨係唔係咁,但寶翠公園唔駛book場的公共空間一樣多人到……!(難聽D講句,真係想搵個地方打野戰都無。)

    針對返個報導,呢個系列係做「街」,主要係舊區既街,之前做過藍地大街、長洲等,今次做將軍澳,從相反角度帶出「無街」可行。筆者有了前設立場,要指出將軍澳「無街」之弊,合情合理,某些描述也很到POINT。不過,帶出了問題,請也指出誰令將軍澳變成「無街之城」。筆者收結借受訪者一句:「無街對於好多人來說未必是問題,可能佢哋覺得無百佳才是問題。」令我覺得筆者將問題偏重於將軍澳居民身上,形容將軍澳居民習慣/相信了這種模式,逆來順受甚至「覺得自己最幸福」。呢一點係我呢個將軍澳人唔同意的。

    (用受訪者呢句收結真係十分之有sound bite,不過筆者係上文講左好多背景野,暗講將軍澳「無街」係政府規劃,但下文無再用力批評政府規劃的冷血,反而去左話居民蒙蔽其中自得其樂--我明白,呢個係一個以小見大的例子,即係話一個將軍澳已經可以用娛樂消費方便令到你地D香港人自我感覺良好,遲下成個香港都係咁,溫水煮蛙大家等死啦。但係對一個將軍澳人,即係我黎講,感覺真係好差,我覺得筆者可以將政府的責任、問題講清楚d,呢個先係問題核心。香港係有好多問題,但有好多人都走唔到,企係度,想改變,但無能力的,佢地可以點?真係可以返火星咩?)

    btw,我欣賞筆者中段提到將軍澳與西貢之鄰,還有清水灣半島的小湖景(雖然語帶嘲諷與無奈,我姑且不猜度筆者是出於諷刺還是真心慶幸),畢竟呢兩個POINT係我心聲,我真心因為銀線灣水清又近而感恩,而那個小湖也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April 11, 2012

  • HKIFF2012: 兔子的日落大道

    《兔子的日落大道》Crulic – The Path to Beyond
    25/03/2012 9:00pm @ agnes b cinema

    風格化拼貼,夾雜少許Stop-motion,相片、油畫、水彩、剪紙,多種物料製作的動畫,美術非常賞心悅目。但講的,是一個殘酷得令人皺眉的真人真事。

    [下文有劇透]電影前半節奏明快,第一人稱由羅馬尼亞男子Crulic(羅馬尼亞文即兔子的意思)自述,自小在不同親戚家寄居,在幾個國家之間飄泊,打工受歧視,但他仍然十分樂觀,以自嘲的口吻回憶成長片段。到戲肉語氣一轉,兔子在波蘭被控偷竊,誤入冤獄,四出求助無援,然後毅然絕食抗議,最終在牢中含冤餓死。[劇透完]

    這動畫不長,只有72分鐘,72分鐘分分秒秒的畫面都不欺場,分陳的各種動畫技巧,多變的分鏡,動畫而言,極具特色。不過導演決定以第一人稱敘述這個沉重的故事,十分冒險。前面的輕鬆自嘲很成功,但後半故事的主體,確實讓人吃不消。主角諜諜不休地自說自話七十多分鐘,訊息量既高,角度亦片面單一,正是「孤掌難鳴」。此外,我猜是語言問題,羅馬尼亞語速度很快,說得很急又聽不懂的語言不斷攻入腦海,像嘈音一樣干擾在追英文字幕的大腦,我看得很辛苦很累。(我承認我英文差,轉得慢。)還有目不暇給的畫面,綜合起來我腦袋的CPU處理不了。到後面,我放棄了追字幕,純看畫面(大概明白六成),不知不覺竟小睡了。

    片末字幕附以事發當時的新聞片段,我反而覺得這一著來得真妙。如入場前不知道這是真實事件,定必嚇一跳,兔子冤獄而死這事不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是近十年發生的;就算明知事實,也讓觀眾看盡推卸責任者的可怖嘴臉。

    這個作品,美術上的創意和技巧是很高分的,但我個人覺得用錯了方法說故事。或者如豆瓣上的短評:「這種形式拍成短片還行,長片就有點兒煎熬了。

    延伸:
    [豆瓣] 《兔子的日落大道》
    [電影節官網] 《兔子的日落大道》簡介
    [YouTube] Crulic – The Path to Beyond Trailer
    [英] Crulic – The Path to Beyond Official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