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4, 2012

  • My Album / Song of the Year 2011

    一年終結,是時候回顧一下。決定用Album、Song、Movie,這三樣東西來總結,畢竟這三件事是我返工、放工、食飯、訓覺、去廁所之外,生活上最重要的東西了。今次先談音樂,下次再講電影。

    My Album of the Year 2011
    My Chemical Romance - Danger Days: The True Lives of the Fabulous Killjoys

    當My Chemical Romance大紅大紫的The Black Parade時,我還在聽Green Day的American Idiot。事隔四年,MCR再出新碟,放下上一張大碟的黑暗氣氛,今次以美漫為題,色彩繽紛,電影感強烈。好玩之餘風格也多,像Na Na Na、Planetary (Go!)的幾首POP-PUNK主打,抒情的Sing和The Kids from Yesterday、暴烈的DESTROYA等。雖然有人覺得MCR不再emo,但我覺得POP-PUNK的他們也不錯,而經過數個月的沉澱,我認為他們依然emo,像我最喜歡的一首:Save Yourself, I'll Hold Them Back,Gerard Way仍然唱得聲嘶力竭,七情上面。

    四年前錯過了的MCR,今年發現更對口味,這張Danger Days: The True Lives of the Fabulous Killjoys成為今年最驚喜的Album。(有一點要補充,這張Album是2010年11推出的,不過我要2011年3月才開始聽。)

    [個人碟評] 美漫 X pop-punk:My Chemical Romance新碟Danger Days...

    My Song of the Year 2011
    Foo Fighters - Best of You

    選來舊歌的Best of You,純粹個人原因。我總不相信這是一首失戀情歌(表面上看歌詞的確似是),如此成熟大器的氣場,放盡懷抱的叫喊,沒有怨恨。或者有的,是連連可惜。

    這一廂情願的想法,沒有任何一句歌詞作為證據。那只是我不斷不斷地聽著Dave Grohl的叫喊,腦海中自然就想起Kurt Cobain。那句「You gave me something that I didn't have, but had no use.」令我久久不能釋懷。Kurt的離開,留下什麼給Dave,但毫無用處?為什麼毫無用處?是Kurt的名氣、是Kurt的精神,抑或什麼?那一定是Kurt最好的東西,這首歌才會叫「Best of You」啊。為什麼,為什麼得到最好的,但一無所用?(因為這世間已不值得去「用」了。)2011年12月,我幾乎無間斷地不停重聽Best of You,完全是一趟自虐的過程,到最後,2011年12月30日凌晨,我想我崩潰了。

    好喜歡這個MV。大自然生生不息,環環相扣,再多的痛苦,死亡過後又再生。MV中,一個個生與死,痛苦和憤怒,快樂及昇華,我又覺得,Dave的叫喊,有一種克服的力量,同心圓那般,層層遞進,往我的心臟大力推去。

    Kurt Cobain不在這裡,在我心裡。多謝Dave寫了這首歌。

    [YouTube] Foo Fighters - Best of You
    Foo Fighters - Best of You 中英歌詞

December 30, 2011

  • 每日一歌#5 28/12~30/12

    「每日一歌」第5周。今個星期得3日,而且係2011年最後3首,12月30號那首就作為2011年的總結。

    28/12/2011 WED
    Wham! - Last Christmas

    YO!放完假回來了~本來過左聖誕無理由又聽Last Christmas,但我的Last Christmas就係去左一個好似Last Christmas個MV入面既雪山過白色聖誕!意猶未盡之下今日決定再聽Last Christmas回味一下~真係好似個MV咁,成個山白雪雪、坐纜車、小屋、松樹、滑雪、堆雪人~
     
    29/12/2011 THU
    RubberBand - 細街盃

    12月28號晚省港盃首回合香港主場和波2:2,入第2球的時候真的很興奮,打從心底開心,仲諗住贏硬。雖然和左,但仲有第2回合追(不過作客好危險)。RubberBand的〈細街盃〉係舊年世界盃期間既歌,但要支持本地波,梗係揀返首本地band既歌啦!隻MV仲有入左籍香港既本地甲組球員卓卓客串。歌詞第一句:「大力交波啦喂,全場靠我地!」come on,支持本地band!支持本地波!
     
    30/12/2011 FRI
    吳浩康 - 兒戲

    想搵一首歌,總結一下2011。揀左05年既〈兒戲〉,雖然歌詞講緊早幾年既事:「維園亮過燈/幾多位偶像過身/幾多種怪病結束」,但六年過去,仍然「這城市轉得很快/感覺像遊戲」:無論係選舉、政府決策、人命、教育、傳媒……整個城市各樣事物無不令人泄氣。雖然如此,首歌最後都抱住樂觀精神,係呢個崩壞的城市之中,大家都仲可以捉緊身邊人。但願如此。(BTW,其實我幾鍾意吳浩康,但唱唔起,又唔生性,可惜!)

    ======================

    想重溫過往的「每日一歌」?按這個「1song1day」tag便OK了~請多多支持啊!

December 29, 2011

  • 每日一歌#4 19/12~23/12

    「每日一歌」第4周正值聖誕前夕……先貼兩首日文歌,然後一連三首經典聖誕歌,Merry Christmas!

    19/12/2011 MON
    The Yellow Monkey - Tactics

    上星期得知明年會有《浪客劍心》的新劇場版真人版,呢個消息確令人興奮!劍心的OP同EN黎講,首首都咁好聽,今日介紹Tactics,算係紅歌唔紅人,The Yellow Monkey紅唔起,或者話只係紅左一段時間,隊band最終亦係04年解散左。曾經有朋友同我講過,話睇過佢地既LIVE錄影,話佢地用牙彈結他,J-ROCK都要玩到咁,會唔會重口味左d?聽歌,又唔覺得佢地似會咁玩,呢個謎,係我心中好多年。
     
    20/12/2011 TUE
    Bump of Chicken - 天體觀測

    講紅歌唔紅人〈天體觀測〉真係好紅好紅!尤其係街機界!鼓機、結他機、到pop'n music ,係我果個未有jubeat的年代,落得機鋪玩得音樂game點會唔識?Bump of Chicken紅之前,我曾經以為佢地係音樂game個d不知名樂團……相反,〈天體觀測〉紅左好耐,01年係鼓機一出,就一直不斷移植到其他game。過左差唔多10年,宜家Bump of Chicken係日本超紅,代表作又點只得一首〈天體觀測〉。
     
    21/12/2011 WED
    Away in a Manger (馬槽歌)

    Click Play之前,請先答問題:你識唱馬槽歌嗎?比埋歌詞你:「Away in a manger, no crib for a bed, The little Lord Jesus laid down his sweet head」。好喇,宜家聽下我呢個版本同你果個一唔一樣……我一早就話有第個版本既馬槽歌啦!證據就在這裡!就連中文歌詞都唱到嫁:「遠遠在馬糟裡,無枕也無床,小小的主耶穌睡在乾草上~」(雖然都係唔岩音,但原本果個版本都係唔岩嫁啦~)
    好快就聖誕,我會連續3日貼聖誕歌~HOHOHO!
     
    22/12/2011 THU
    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 (from Mr. Bean)

    聖誕節一定要睇Mr. Bean整火雞,就好似過年一定要睇舊版《家有囍事》一樣。除左整火雞,聖誕Mr. Bean仲有呢一節街頭報佳音。片段中果首係英格蘭聖誕民謠God rest you merry, gentlemen。張韶涵〈寓言〉既副歌正係取自此曲。
     
    23/12/2011 FRI
    Joy to the World (from Muji)

    唔係有心賣廣告,只想取其意思:請細心聽聽身邊的聲音,日常事物都可以是X'mas Carol。當節日愈來愈公式,希望大家唔好忘記,過節,都係想同朋友、屋企人聚下、開心下。聖誕禮物、聖誕大餐、各樣各樣都係其次,最重要係我地有無關心身邊人。我的聖誕願望是:減少浪費、身體健康、大家都開開心心。Dreams come true, Merry X'mas!

    ======================

    紅日假期「每日一歌」休息放假,28/12星期三放完假返來繼續~!
    (想重溫過往的「每日一歌」?按這個「1song1day」tag便OK了~請多多支持啊!)

December 18, 2011

  • 每日一歌#3 12/12~16/12

    「每日一歌」第3周了~~今個星期來點重口味的……哇哈哈哈!!「Hard Rock / Metal」大集合!用猛烈的音樂來抵抗寒冬吧!

    12/12/2011 MON
    Kiss - Detroit Rock City

    想寫好很耐既Hard Rock/Metal大集合,就由KISS開始!大叔們的花面實在太有代表性,除此之外佢地既舞台效果都可以話係數一數二:噴火、吐血、爆炸、會飛既結他……係7X年佢地已經咁玩!比《爆粗Band友》既Krauser早成40年!Krauser隊Band個名DMC,都係向呢首歌致敬嫁!不過,唔好比佢地既花面同造型嚇親,其實KISS既音樂都唔算重口味,節奏感強、結他夠響,都幾易聽,有部分仲溝埋Disco元素,例如佢地另一首經典I was made for loving you!(當然前提係唔怕嘈啦。)

    13/12/2011 TUE
    AC/DC - Shoot to Trill

    上次寫稿眼訓到要聽AC/DC,朋友K即刻留言話:「聽AC/DC仲寫到稿?」哈哈,確係--太熱血喇!睇下佢地Live,fans high到!宜家天寒地凍,真係會聽到個人暖返!主音Brian Johnson既高亢假音,都係硬淨既Metal(呢位大叔成65歲嫁喇!);另外結他手Angus Young,我真係好鍾意佢56歲都仲keep住個school boy look fing頭彈結他!(Angus Young後生時的經典造型

    14/12/2011 WED
    Metallica - Nothing Else Matters

    Metal裡最優美的結他Ballad。Metallica一貫既低沉用力既節拍、時而大叫又沙啞既vocal,聽足一日,我就會有少少喉嚨痛的感覺。呢個時候即刻跳到Nothing Else Matters,即刻唔同晒。Metallica既歌不時都會穿插一兩節好優美的結他,Nothing Else Matters係全。首。都。咁。優。美!再加上主音既沙啞聲線,完美演繹。

    15/12/2011 THU
    Guns N' Roses - Sweet Child O' Mine

    還返後生的Axl Rose比我呀!!1:51,你睇下佢個PAT!緊身皮褲仲要扭下扭下,it's fucking sexy and hot!點解宜家老左會變成第2個人咁樣……愛情既傷害真係好大:Axl Rose公開過三個女友,兩個不歡而散,仲鬧上法庭。MV1:48出現的,就係佢唯一娶過的Erin Everly,呢首歌都係寫比佢的。第2個亮點係Slash,佢手結他已經數一數二,Sweet Child O' Mine再被著名結他雜誌列為The 100 Greatest Riffs既NO.1!

    16/12/2011 FRI
    Bon Jovi - It's My Life

    說好了的Bon Jovi。選It's My Life唔單只因為呢首歌幫Bon Jovi打開年輕市場,我更想講係佢地標誌性既Talk Box。Talk Box是什麼?就是一種音效器,It's My Life開頭 的「wowoo...wowoo...」是嘴巴控制的效果音!簡單而言,結他的聲音不直接去喇叭,而是通過一條膠筒去到嘴裡,藉嘴巴的開合動作而將結他聲變成「wowoo」聲,再由旁邊的咪直接收音,是很有趣的東西!直接看片更容易明白~留意2:16!

    ======================

    聽完五首不同類型的Metal,有沒有「興合合」的感覺?哈哈哈哈!其實上面5首,KISS係華麗、多花臣的Glam Metal,注重舞台效果。Bon Jovi早年都係Glam Metal,但隨著團員年紀漸長,漸漸轉向Hard Rock風格,流行感強烈;像It's My Life,正面、有力、感染力又高,很適合打榜。

    AC/DC其實更靠近Hard Rock,不過沉實的鼓點也帶有Metal特色,所以不少人說他們是Metal的先鋒。個人而言,Metallica這類快速的結他、低沉的主音和鼓,才是Metal的「嫡系」;嚴格細分的話,這是Thrash Metal,Metallica便是Thrash Metal「四巨頭」之一。

    差點漏了Guns N' Roses,有人說是Heavy Metal,有人說是Glam Metal,也有人說Hard Rock。的確有點難以歸類,他們大紅大紫的年代,是隊隊Band都留勁長毛毛頭的年代,所以又有Hair Metal一語。以今日的目光去看當時的風格,很容易便會因為這些毛毛頭而歸為Glam Metal。講金屬氣息,GNR一定不及Metallica,如果以此為參照,似乎更是Hard Rock。不過,說到底,所謂的音樂分類,或者只是方便推銷的一些keyword,音樂如何,還是要自己親耳去聽。

    (想重溫過往的「每日一歌」?按這個「1song1day」tag便OK了~請多多支持啊!)

December 10, 2011

  • 每日一歌#2 5/12~9/12

    「每日一歌」第二周!表面上,今個星期5首歌風格不一,但它們都有一共通點……除了都是英文歌之外,那是什麼?文末揭曉。

    05/12/2011 MON
    Garbage - Push It

    當我如此鍾情於Nirvana的Nevermind,很容易便會喜歡Garbage。無他,因為Garbage是Nevermind的producer Butch Vig的樂隊。不過,Garbage比Nirvana走得更前更遠。樂隊核心成員本身是producer和engineer,錄音經驗豐富,佢地的歌自然係錄音室底下的精心作品。特別係電子元素,令到Garbage充滿前衛感。再睇返個MV,奇怪的人物設計同出一徹,2:51bgm靜下之後,一連串無前無後不明所以的畫面,勁反高潮!

    06/12/2011 TUE
    Sonic Youth - Teenage Riot

    音速青春。我要今時今日,才知道Sonic Youth的女Bass手Kim Gordon,就係X-Girl的創始人!!係呀!一直以為係日本野既X-Girl呀!!講返歌,如果唔用心聽,或者會覺得Sonic Youth的結他好嘈,好似一堆嘈音。Teenage Riot既快速結他都有點嘈,但絕唔係得個嘈字。請用心聽聽,輕快的旋律果然如歌名一樣:青春的騷亂--青澀、原始、急速。呢一點都反映到Sonic Youth既hardcore punk的血源。

    07/12/2011 WED
    No Doubt - Don't Speak

    大家認識Gwen Stefani,會唔會係佢單飛時候的The Sweet Escape?其實係90年代尾到00年代初,佢隊No Doubt已經好成功。No Doubt有少少reggae、少少電子,最大特色係Gwen把聲,好sweet、好playful。Don't Speak特別少少,係一首傷心情歌,最後個句「Hush, hush darlin'」,好柔弱。因為唔同d,係我記憶入面,呢首算最深刻的一首No Doubt。但我唔明,點解個MV要拎住個橙?

    08/12/2011 THU
    The Black Eyed Peas - Don't Phunk With My Heart

    另一隊女聲組合:黑眼豆豆!佢地上一張大碟The E.N.D.外國宣傳好勁,香港反而無乜聲氣。(可能係因為無黎香港開Live啦。)其實我覺得多左電子既黑眼豆豆麻麻地,Monkey Business果張碟既拉丁節奏、JAZZ、HIP-HOP三者合一先係佢地本色,就好似今日首Don't Phunk With My Heart。黑眼豆豆最初係三人男子組合,後來Fergie加入,當堂唔同晒!除左音樂更流行之外,淨係Fergie已經好有睇頭!!(我想話:Fergie老公,Josh Duhamel,即係電影Transformers個美軍隊長!佢拍緊電視時我已經好鍾意佢!)

    09/12/2011 FRI
    A Perfect Circle - Judith

    我係一直對Paz Lenchantin念念不忘。舊年貼A Perfect Circle時都有提過Judith呢首歌,今次正正式式介紹,第一,MV來頭唔少,大衛芬查導演;第二,係APC的第一首single;第三,女Bass手Paz Lenchantin紮馬尾果下實在太型(1:56)!據講呢下唔係自然的,而係安排左,仲要埋位時唔夠快,結果要後期加速。睇Paz Lenchantin個樣純純地,少少cute,點知玩咁迷幻既音樂,成件事真係太型……

    ======================

    開估:5個單位都有一個關鍵女成員!

    左至右:Garbage的Shirley Manson係3個麻甩佬之外,性感女神的形象好殺食;Sonic Youth的Kim Gordon係紐約地下音樂界的貢獻之大,post-punk同grunge的熱潮都可以話係佢一手推動;Gwen Stefani的流行地位更加唔需要多講;Fergie係黑眼豆豆既化學作用,令到組合上升到另一個層次;最後的Paz Lenchantin係我私心之選,即使佢後期離開左APC,但都返去幫手彈琴、拉提琴,我總覺得佢係APC當中係幾咁重要。

  • 法國電影節:拉比隻貓

    《拉比隻貓》Le Chat du Rabbin
    30/11/2011 09:00pm @ 大會堂

    入場前一直以為「拉比」是主角的名字……我太無知了。「拉比」是猶太教教士,主角其實是「貓」,一隻會講人話、迷戀拉比女兒、識聽多國語言、外貌似老鼠多過似貓的--一頭灰貓。

    故事環繞貓身邊的人發生,開始時是拉比和他的女兒,然後是中途出現的俄羅斯人,之後是俄羅斯人和拉比等人的歷險……一連串的事件,事件本身可能不是重點,但當中穿插著的語言不通、信仰之別,大抵就是這套動畫的主題。

    電影中,拉比要考法文試才可以繼續當猶太教教士、信仰猶太教的俄羅斯人因為與國教不同而偷渡、一幫人為了各自的宗教而一起尋找同一個「聖城」……其實主題挺明顯的。不過電影節奏「嚴重跳tone」,劇情突然發生,突然解決,到最後俄羅斯人和貓到達「聖城」時畫風突變,很容易令人摸不著頭腦。(或者與改編有關,但未讀過原著漫畫,難下定論。)

    畫風方面,2D動畫加歐洲風格固然討喜,我最感興趣的,其實係最後畫風突變成《加菲貓》式的大圓眼,不知原著是否如此?中後段竟然有丁丁串場,丁丁不斷說自己是文明人,每天洗澡、看報紙,以為拉比他們是什麼都不會的未開發野人……這一幕也夠好笑。加上我剛剛看完《丁丁歷險記》,笑點再加分。

    至於宗教主題,由於個人對猶太教、東正教、伊斯蘭教毫無認識,所以很多細節都不明白。但起碼那隻賤咀貓講的笑話,一定識笑。

    延伸:
    法國電影節官網《拉比隻貓》簡介
    [YouTube]《拉比隻貓》Trailer

    ======================

    法國電影節的結束,也意味今年的電影節完滿地完成了!!遲點會寫寫今年的總結,除了電影,也會講講聽歌習慣。

December 4, 2011

  • 每日一歌#1 1/12~2/12

    「每日一歌」是一個聽歌計畫:由12月1日開始,每天在facebook介紹一首歌曲,不論中外新舊,逢星期一至五,每日一首。xanga這邊會做每周結集,逢周末便把過去五天介紹過的歌曲貼在這裡,是為周結。以後「每日一歌」的post會以「1song1day」tag起,方便查閱。第一周由12月1日星期四開始,只有兩首歌。下星期會有五首,敬請期待、多多支持!

    每日一歌 第1周 1/12~2/12

    01/12/2011 THU
    Foo Fighters - The Pretender

    《天與地》的Dr. Dylan講咩係搖滾精神,果一番話,感動了我:「獨立的精神、抗拒建制、自由、愛、勇往直前,其實何止係 Rock N' Roll,乜我地做人唔係本來就應該係咁既咩?」特別揀Foo Fighters的The Pretender作為「每日一歌」kick-off,希望同Dr. Dylan的說話做個呼應:「What if I say I'm not like the others? What if I say I will never surrender?」惡勢力當前,永.不.妥.協!請留意歌詞!
    歌詞:http://www.azlyrics.com/lyrics/foofighters/thepretender.html

    02/12/2011 FRI
    John Lennon - Working Class Hero

    藍領家庭出身的John Lennon,1970年寫下Working Class Hero一曲。昨天說惡勢力當前,什麼是惡勢力?歌詞有道:「讓你一出生就感到卑微,不給你時間把這事想明白;把你折磨二十來年,然後希望你找一個狗屁工作;讓你沉溺在宗教、性欲和電視中,你以為自己聰明地擺脫了工人階級,但我看你仍然是他媽的農民。」就是那些無聲無息從生活四方八面壓榨我們的惡勢力。陳雲那句:「邪不能勝正,他們終須下地獄。」我記憶猶新。
    中譯歌詞: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english/1/113435.shtml

December 3, 2011

  • 法國電影節:夜之物語

    《夜之物語》Les Contes de la nuit
    27/11/2011 10:00pm @ 大會堂

    故事很簡單,就是一男一女一老人,在一間老舊的劇場裡,每晚上演世界各地的傳說故事。

    「萬花筒背景下的皮影動畫」,一句話便能概括這個作品。之前也看過這位導演Michel Ocelot的另一套作品《Azur et Asmar》,同樣精緻華麗。今次《夜之物語》可謂走向極致,橫向平台,極少縱深,全黑剪影的人物,配上極之艷麗的背景,更是3D製作!雖然是次放映的只是2D版本,無減其艷麗色彩!

    背景艷麗至極,人物相對地簡單,採用全黑加橫向的皮影風格,便不會和後面的艷麗色彩鬥搶鏡,做法很聰明。但橫向皮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3D的表現。3D最精彩是動態效果,例如有東西從熒幕飛出來/從背後飛入熒幕,一定比有前有後的層次好看和有真實感。基於《夜之物語》的橫向皮影風格,我實在很難想像如何/在哪裡/怎樣地立體,充其量也只能造到極豐富的層次,例如上圖的森林背景,可以想像3D版的樹影會有非常多層。所以難怪網上有不少評論覺得3D可有可無。畢竟我看的是2D版,難下定論。

    單就2D版而言,這部動畫是很精彩的--畫面上。我一直認為,風格愈是強烈的作品,故事簡單,甚至無里頭不明所以都無問題;因為淨係睇畫面已經目不暇給了。

    延伸:
    法國電影節官網《夜之物語》簡介
    [YouTube]《夜之物語》Trailer

November 28, 2011

  • 法國電影節:動畫精選

    終於來到一年最後的電影節:法國電影節。法國電影節選映的作品數量年年增長,可想而知那是一個不錯的市場,能夠支持穩定的產量。而更讓我佩服的,就連動畫短片一樣年年都有,而且入選得電影節的都一定不會差到哪裡;能夠做到這個質和量的,除了法國,我想只有韓國吧。起碼德國電影節就不是年年都有一個節目可以淨係放動畫。

    今年先看動畫短片,之後還有兩個動畫長片,看劇照十分吸引!

    動畫短片精選 + 《月球之旅(完整彩色修復版)》Voyage dans la lune
    26/11/2011 02:00pm @ 太空館

    百多分鐘,七個作品,最喜歡Stop-motion!老規矩,按片名看Trailer/全片。

    上圖第一行左起:《悲慘狗故事Chienne d’histoire》《被捆綁的女子La Femme à cordes》、《化石記憶Mémoire fossile》,三個作品調子灰沉陰暗。第一個講野狗之死,第二個是施虐與受虐者之間,外人難以插手。在滿滿的狗吠聲和嘶叫之中,加上灰綠的冷色調,還有拖長和刺耳的提琴配樂,這兩個短片都走殘忍風格。

    第三套《化石記憶Mémoire fossile》是sand animation。故事講一小男孩透過醫生的聽筒,聽到患病的老爺爺年輕時採礦的畫面。前兩個作品累積了一定的不安,到這個作品繼續以鑽地爆破的嘈音渲染緊張情緒,但結局擺出爺孫溫情,馬上讓人心頭一舒。

    最喜歡第四套《貝魯特Deyrouth》。真人扮Stop-motion,個人對這類「玩野」Stop-motion特別有偏好,先天地以技巧完全擊到。當中一幕真人加投影畫面,真人伸手打開投影裡的閘門(Trailer中0:48),意念很不錯。

    第三行左起:《糖果男許拔Hubert, l’homme aux bonbons》,簡單線條的Hubert好可愛,黃色布袋卻令我想起蔡瀾。金色糖紙千變萬化,幻化成星星、心心,還有Hubert的單純善意。真人、剪紙、Stop-motion,多種texture,層次豐富,又係個人喜好。

    《樹皮底下的寂靜Le Silence sous l’écorce》:電腦畫的水墨式動畫,層層化開的水墨不錯。白色顏料在啡色裡化開消失,導演選這個animation形式跟故事很配。

    《四隻眼Cul de bouteille》:之前在香港電影節已看過,故事不錯,就是小童眼睛看世界,看到更多不可思議、想像豐富的東西。

    同場加映彩色修復版《月球之旅》。電影出自法國魔幻電影大師梅里耶斯(Georges Méliès)之手,百多年前,1902年的黑白作品,全人手底片上色已經好厲害,更厲害是一百年前的梅里耶斯利用場景、多重曝光、道具、錯覺,借鏡魔術,造出各種電影特技。雖然《月球之旅》是多麼的old-school,但想到是一百多年前的作品,就不得不對當時的創意特技甘拜下風。另外一提,法國樂隊AIR的重新配樂十分出色!濃厚的電子風,現代的音樂加古典的畫面,old-school的東西也因「復古」精神而有了現代的切入點。

    大會堂現正舉行梅里耶斯回顧展,除了放映黑白版的《月球之旅》,還有更多手稿、海報,包括經典的「命中月球隻眼!」一幕的手稿。單單看《月球之旅》,也不知道梅里耶斯多才多藝;看完展覽,我發現他是一個多麼幽默趣怪的藝術家。

    延伸:
    法國電影節官網 動畫短片精選簡介
    法國電影節官網《月球之旅》簡介
    法國電影節官網梅里耶斯回顧展

    (題外話,上回亞洲電影節無聲無息就收皮了,皆因最後一套《一輩子豬玀》臨時取消左,因為電影導演帶左套戲去康城參賽,所以無得放映云云……於是乎今年的亞洲電影節筆記就這樣戛然而止……)

November 2, 2011

  • 亞洲電影節:初戀於青蔥歲月

    《初戀於青蔥歲月》Green Days
    02/11/2011 07:50pm @ bc

    剛剛睇完《那些年》的關係,難免拿來跟這部類近題材的《初戀於青蔥歲月》互相比較。同樣講青春、講曖昧,前者在台灣,後者在南韓。主角換了對未來茫無頭緒的女生,沒有一起追的男孩,但有個早熟的好姊妹。

    一向對韓國動畫很有信心,可能是之前看過很多韓國動畫短片,搞笑、嚴肅、幻想、淒美……各種風格,各種技巧都有很高水準;入場前可謂沒什麼擔心的。但可能《初戀於青蔥歲月》是商業作品,略嫌穩陣得缺少驚喜。加上故事背景是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頭,又有文化差異,實在很難像《那些年》那麼有共鳴。

    不過,女主角覺得自己一無所長,對將來毫無概念,這種「青春的煩悶」,儘管今天看來覺得很無謂,但當年的自己不也是這模樣?

    畫面方面,小市鎮、村郊、小平房、星空,場景設計很有宮崎駿味,但電影的情懷比較年長,不是合家歡童趣路線,雖相似卻走出不同氣氛。其中想像畫面表達得很流暢,例如坐火車進入隧道一黑,二人對坐位置不變,但亮起來的時候已經是回憶畫面;女主角和啞叔叔對話,塞住耳朵之後藍天白雲變成了星空,啞叔叔竟然開口說話,這兩節個人最喜歡。甚至比高潮位恐龍一節更精彩,那種油畫式碎花滿天有點刻意了。

    這電影各樣都是淡淡然的,所謂的「感覺」,也不過蜻蜓點水。感想不多,寫到這裡。另外一提:有趣的是,我發現女主角的房間裡貼著Duran Duran的poster。

    延伸:
    亞洲電影節官網《初戀於青蔥歲月》簡介
    [YouTube]《初戀於青蔥歲月》Tra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