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2011年電影節筆記最後一篇!!
ifva動畫作品十六年精選 節目二:「感動」16 Years of ifva Animation Programme 2
3/4/2011 12:30am @ agnes b cinema
點解會睇呢場,主要係想睇返好多已成名的本地漫畫/動畫家的當年作品。計有小克、伍尚豪、John Ho、Stella So,另外仲有一條《鰂公.緩步.狂想0700-0730》,當年參賽已經睇過,但真係太勁,一直想睇多次,今年終於有機會。感想不太多,略略一講。
小克的(#01):1996年的作品,佢96年poly畢業,成15年前!亦都同佢宜家最廣為人識的「聾貓」風格好唔同,係比較科幻、黑暗的作品。(個種黑暗有少少似以前的智海。)
Stella的《好鬼棧》:Stella一炮成名作,對比起佢其他作品,當然有幼嫩之處(主要係講故事手法上),但動畫設計係最令人討喜的。善用九宮格出神入化的地步,係佢之後的作品已經唔多見了。(我記得,Stella講過,話要跳出呢個框框,唔可以限死自己,希望佢既創作不斷進步~!)
黃卓軒的《鰂公.緩步.狂想0700-0730》:一張畫紙,畫畫擦擦畫畫,擦到張紙爛完再補再畫再爛再補再畫,畫足一年去記錄30分鐘的事,Stop-motion黎講香港地一個人做到咁既效果,非常之厲害!所以先咁想再睇一次!我又好記得,當年Screening之後Q&A,黃卓軒話自己係讀建築的,呢幾年我心中都有個疑問,唔知佢宜家有無做animation呢?(之後睇過佢另一作品《北角身光之雜錦回憶》。)定係做返本行?(純八掛。)
放映作品清單:ifva動畫作品十六年精選 節目二:「感動」
* * *
《夢中見》Surviving Life 3/4/2011 3:00pm @ 大會堂
今年真係睇左好多「真人動畫化」作品,呢套又係。電影的主題係「夢」,今次中文譯名比原名中point,英文原名反而係成件事的謎底。
先講拍攝技巧,除左大頭同近鏡,大部分人物動作、移動、場景、物件都係以拼貼手法處理。簡單而言,所有人物、物件就好似一張張相咁,放係背景相上面,再逐格拍攝的Stop-motion。呢種手法形成許多不合比例、不合透視的效果,同時更能表現夢中的超現實畫面。我初時想以「合理畫面」同「不合理畫面」去辨別主角在現實還是在夢中,好快,我發現是徒勞的,因為大部分時間都係「不合理」的!這亦令電影看起來處處充滿象徵意義和趣味。
不過,更大的吸引力係故事--呢個係一個解謎故事。(含劇透~)平凡的男主角不斷夢見一紅衣女子,在夢中,他追求這紅衣女子,和她結婚……他擺脫不了這夢,甚至想繼續夢境,於是向心理醫生求救。男主角就和心理醫生,一步一步解開這夢的謎底。謎底當然不在這裡說,只能說,挺悲傷的。
男主角透過解夢重新面對自己的潛意識和童年陰影,印證了弗洛依德的解夢說。喜歡這主題自然覺得電影頭頭是道。弗洛依德在《夢的解析》這樣說過:
「每個夢都顯示一種心理結構,充滿了意義,並且與清醒狀態時精神活動的特定部位有所聯繫。然後,我將盡力闡明夢所隱藏的奇異與曖昧,並由此推斷這些衝突或吻合的精神力量,正是形成我們的夢的原因。」
我是那種昨晚夢見什麼人什麼事也記得一清二楚的人,這電影再一次提醒我,我每晚夢見的,那個才是「自己」。
[YouTube] Surviving Life (Theory and Practice) Trailer
延伸閱讀:[簡] 夢的解析線上閱讀
Recent Comments